人類總覺得 AI 人工智慧會殺人,大概會像是魔鬼終結者或是機械公敵那樣,但事實上並不是。
.
影響凡人生活的巨大體系必定有害 — 希臘作家索福克里斯
這是一部於 2020 年 9 月由 Netflix 所發行的情境式紀錄片,片中訪問了許多當紅的社群媒體前設計人員以及高階主管,其中包含前 Gmail 設計人員、前 Facebook 成長駭客總監、前 Facebook 營銷總監以及早期 Instagram 的設計師等,講述他們是如何將人類心理學與科技結合,讓你對社群媒體無法自拔,全長約 1 小時 30 分鐘,透過模擬情境、真實數據以及真人訪問的方式,講述我們現在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在社群媒體的問世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
.
===以下可能微暴雷,但應該不影響你觀看本片===
20 億人的傀儡戲
「一個由 20–30 人設計出來的東西,卻能大大影響 20 億人的想法,幫他們加入原本沒有的想法在他們的思維當中。」
有看過木偶魁儡戲的人應該知道,這些木偶身體每個部位都有連接著細繩,再由操偶師控制,讓木偶們在舞台上擺放出他所想要呈現的動作詮釋劇情,你可以把 Facebook、Instagram、Goolge、Gmail、Twitter 以及 Pintrest 這些軟體想像成這些細繩,一條條的連接到我們身上,其實我們不知不覺的,被這些演算法操控著,他們決定了你所看到的資訊,決定了你的思維,然後讓你依照他們的需求,照著他們的劇本走。
片中用一個非常詭異但卻也非常貼切的手法描述你在滑動社群媒體的樣子,使用者被「吊」在一整排的屏幕面前,每個屏幕代表的是不同貼文內容,在這使用者背後有 3 個人(AI)想方設法要餵食你有興趣的內容,透過你對貼文的互動以及停留時間等反應,來決定下一篇要推送什麼樣的內容給你,當你上勾無法自拔之後,再穿插廣告投放給你,因為他們知道你會想繼續看下去他們提供給你的內容,所以你很有可能不會錯過這則廣告。
身為一個廣告投手,我的工作就是模擬以及觀察使用者看到廣告後下一步會產生的行為,因此我非常能夠理解這後面的操作思維,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地鎖定最精準的受眾,將我們想要傳達出去的內容呈現在受眾眼前,接著執行我們希望受眾完成的動作,例如:購買、填寫表單或是到現場參加活動。
你就是產品
大家總是會說,免費的最貴,社群媒體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但也可能會讓你付出最貴的代價。一個由 20–30 人設計出來的東西,卻能大大影響 20 億人的想法,幫他們加入原本沒有的想法在他們的思維當中。
「If you’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then you’re the product
如果你沒有為你使用的產品付費,那麼你就是產品。」
在社群媒體中,廣告主才是客戶,使用者則是產品,社群媒體所謂「賣出資料」的行為,並不是像你所想的那樣,將你的電話、郵件地址一筆一筆販售給貸款或是茶葉銷售等推銷公司,賣出資料並不會賺錢,使用你的資料才會,透過你在社群媒體上面的行為,他們可以知道你最近的感情狀況、喜歡的議題、最新的興趣、新認識的朋友、暗戀中的對象以及綜合上述資料後,你「未來」可能會有興趣的項目。
看到未來這兩個字,我們就知道,想要預測未來,你就必須有大量的資料來做分析,社群媒體真正賣的就是「確定性」,透過大量的資料搜集以及分析,產出強大的預測能力給你更加正確的確定性,讓廣告主付錢購買精準的確定性,達成廣告主的需求,所以廣告主才是客戶,而使用者只是產品。
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產業會把他們的顧客稱為使用者,一種是毒品,另一種是軟體。
吃角子老虎機
社群媒體專注在開發設計擷取人類注意力的方式,Facebook 的通知越來越五花八門,以前你可能只會接到你有互動過的貼文通知,現在連你加入過的社團有貼文他們也會通知你、拍賣場有新的東西上架他們會通知你、出現你可能有興趣的 Follower 他們也會通知你,背後的設計團隊將說服人類的心理學應用到科技當中,例如你可以透過不斷下拉獲得最新動態,彷彿在玩吃角子老虎機一樣,讓你對接下來的事情不斷產生期待,期待會看到不一樣的貼文填滿你寂寞的心靈,往往就在這時候,我們被灌輸了原本我們可能沒有的思維。
影片中有一段模擬情境是這樣說的, 3 人小組(AI)不斷的透過 A/B 測試來擷取使用者的注意力,其中一人突然說道:「我們這麼做,有想過這對他是好的嗎?」,另外兩人一臉狐疑的看著他回答說:「沒有。」,然後繼續操作,繼續投放使用者可能會想看或是他們想讓使用者看的內容,然後插入廣告,循環再循環。
釋放多巴胺的獎勵
成長駭客是前幾年行銷界相當火紅的話題,關於成長駭客的解釋,維基百科這麼說:
「成長駭客具備結合網路能力、設計思維、與了解消費者心理,不像傳統行銷追求最多人看見的廣告、華而不實的活動,他們不在乎沒資源,不怕從不起眼的小處著手,而是持續從客戶回應中加入行銷概念,參與產品設計與優化,他們發揮創意、跳脫框架思考,謹慎運用相對有限的資源,鎖定「追求成長為最高目標」,透過不斷測試,找到網路用戶的引爆點或網路爆紅事物。」
「專注於成長黑客的人使用各種營銷和產品疊代 — 快速測試說服力的複制,電子郵件營銷,SEO和病毒策略等,目的是提高轉化率,實現用戶群體的快速增長。它也可以包括在線社區管理和社交媒體宣傳或高度個性化的新聞媒體服務,以提高性能指標,如推動客戶獲取和銷售產品。有些人認為增長會侵蝕網絡營銷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因為在許多情況下,黑客們都會使用搜尋引擎優化,網站分析,登錄頁, 簡化網頁流程, 內容營銷和A/B測試等技術。」
基本上做的就是想盡各種一切辦法將使用者留存在你的服務上,知名的 AARRR 理論在此時再度被應用且發揚光大,而創造出成長駭客這一營銷手法的即是 Facebook 中掌管用戶成長的副總監 Chamath Palihapitiya,這套理論隨即在矽谷引爆,各大社群服務如 LinkedIn、Twitter、Dropbox、Snapchat、Evernote、Instagram、Uber、Airbnb、YouTube 等皆採用此手法獲取客戶留存,而 Chamath Palihapitiya 卻在一場訪談中說了下面這段話:
「我們以心理學的手法想出如何用最快速度操弄各位,又讓你大腦覺得快樂。」
「我們根據公認的定義標準改變生活,我們將大心、按讚這種短期訊號當作一種獎勵,我們認同這種價值,以為這就是真理,但這都是虛假且稍縱即逝的人員,不但無法長久,還會讓你更空虛,你被迫進入這種惡性循環,心裡想著:「接下來該做什麼才能讓我繼續有這種感覺」,我們認同這種價值,以為這就是真理,這真的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
他創造出了連他自己都開始感到害怕且無法收拾的魔鬼,這讓我想到了同樣是 Netflix 的影集「黑鏡 Black Mirror」其中一集,講述的也是因為注意力擷取所造成的憾事,男主角是由飾演 BBC 福爾摩斯中莫里亞提教授的 Andrew Scott 飾演,男主角因為一場意外車禍,奪去了他未婚妻的性命,而造成這場車禍的主因,便是因為他在開車途中收到了社群媒體的通知,眼睛就這樣瞄了一下屏幕,憾事便就此發生,悲傷引起的憤怒讓他到社群媒體總部去狹持員工,想要與執行長談判,要求他負責,在這過程中,執行長除了表達歉意以外,同時也在劇中悲傷難過無助崩潰地表示:
「我一開始的用意是很美好的,但後來有個部門專注在研究如何擷取使用者更多注意力,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變成這樣。」
但在最後事件告一個段落時,執行長又彷彿若無其事的,回去做他原本正在做的事情,這部片也被人解釋為是在影射 Twitter 的執行長 Jack Dorsey,除了行為相似以外,連造型都有點類似。
而這樣的獎勵機制也引發出了更大的社會問題,片中一份令人感到相當訝異的數據指出,美國青少年憂鬱症和焦慮問題在 2011 年到 2013 年大幅度增加,每年有 10 萬青少女因非致命自殘行為送醫,而這個數字在這之前一直都很穩定。
- 15–19 歲的非致命自殘行為上升了 62%,10–14 歲的則上升 189%。
- 15–19 歲的自殺率上升 70%,10–14 歲的自殺率則上升 151%。
與 20 世紀的頭十年相比差異非常大,連調查人員都感到咋舌,造成這樣的結果原因都指向一個地方,也就是 2009 年社群媒體的出現,因為人們開始越趨在意自己在社群媒體上所獲得的讚數以及留言。
成長駭客的確讓社群成長了,但不見得有讓人類成長。
越趨分化對立的社會
上述這樣的結果,還只是屬於個人層面的問題,真正嚴重的問題在於,社會的對立分化比過去更加嚴重,你會發現每個人可能都擁有一個封閉的世界,而在這個世界裡,他們認為自己是對的,不願意與同溫層以外的人溝通,最容易讓人體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就是與社會相關的議題,例如選舉、公投以及種族,雙方陣營利用網路上的資訊,讓你的意識形態開始分邊站,舉凡英國脫歐的劍橋分析事件、羅興亞穆斯林人大屠殺、美國總統大選、Black live matter 以及台灣的選舉和社會運動等,都有受到社群媒體資訊戰以及假新聞的操弄,有時你是否會很納悶,為什麼這些支持者可以無腦的支持他們眼中的候選人,有些問題根本令人匪夷所思,顯而易見的正確答案難道這些人都沒看到嗎?
他們真的沒有看到,他們看到的跟你看到的資訊可能完全不一樣,且以為那些資訊都是真的,因為在演算法的刻意餵養之下,他們的世界真的就是長那個樣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確實越來越分化了這個世界。
(關於英國的脫歐事件可以參考同樣是 Netflix 出品的「劍橋分析事件」以及由奇異博士班乃迪克康拜區主演的「脫歐之戰」,都對社群媒體資訊戰有深刻且細膩的描述以及分析,細膩到你覺得噁心。)
客製化很好,依照使用者的個人需求製作出專屬於使用者的產品,但如果你的資訊是被挑選過的客製化呢?大家如果沒有一個共識的事實,那可能就不好了,想像一個畫面,今天我們如果想了解一件事實,我們會去查 Wiki 百科了解一件事情真實的面貌,不管你在哪裡看,在何處查詢,上面的內容都是一樣的,但如果今天維基百科說:「我們將為你客製化您所查找的內容。」,每個人想瞭解的事情,因你所在地、興趣、年齡等會有所不同,你會不會覺得這樣的 Wiki 很荒謬,會吧?
這就是 Facebook 跟 Google!
人們以為演算法是推薦給你你想要的東西,但其實他是依據你現在觀賞的東西幫助你找出相似的內容,最後逐步引導你到演算法真正想要給你的,你不會覺得有時候推薦系統出現很莫名的東西,但你好像又有點好奇那是什麼,於是點進去看了?
閒逛 Youtube 之餘可以觀察一下推薦系統給你的內容,不然你也會像 NBA 球星 Kyle Irvin 一樣,大肆宣揚說他相信地球是平的,最終必須出來道歉。
Now what?
所以,難道我們就不用社群媒體了嗎?不採用這些新科技了嗎?其實科技的發展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使用的方式,科技不會帶來生存威脅,真正帶來威脅的是科技激發出的人性黑暗面,當社群媒體成為人民接受資訊的唯一管道,政府、軍方單位或是某組織善加利用這點的話,你想想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緬甸的羅興亞穆斯林人事件就是最佳的例子。
不是不用社群媒體,片名之所以叫進退兩難,是因為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現代社會陷入了社群媒體的囚徒困境,我們不可能要求這些媒體自己管制自己,更確實辨認出誰是假新聞誰不是,又或是叫他們關閉這服務,別想了,經濟誘因在這個世界上每個層面都佔有絕對的優勢,不管世界再怎麼樣,經濟絕對是先行。
片尾提供了幾個方法,例如:
- 獨立思考
- 追蹤與你反向意見的群體,正確客觀討論公共議題
- 關閉手機通知功能
- 轉貼新聞之前做事實查詢
- 別去看推薦系統給你的東西等
避免自己成為吊線上的魁儡,這很難,真的很難,走在路上的人低頭滑著手機,捷運車向內每個人也都在滑著手機、電扶梯上、公車上以及飯桌上等,社群媒體已經成為人人無時無刻必備的數位奶嘴,當我們感到不舒服、不確定跟害怕時,就拿起數位奶嘴麻痺自己,最後無法分辨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最後
- 整部片為什麼讓人感覺重點是在攻擊 Facebook 以及 Instagram? 抖音呢?怎沒談論到這個近期美國更火紅的 App?
- 在 2020 美國大選前一個月放出這部紀錄片是否有什麼政治目的?
- Netflix 或許本身也是一個思想傳播平台,這部一小時半的紀錄片其實只是另類洗腦方式?
- 人類社會這麼複雜的問題全都怪罪於社群媒體嗎?
- 你有沒有想過,是怎麼看到我這篇文章的?又怎麼看到這部紀錄片的?
- Facebook 創辦人馬克祖克柏稱此片為「陰謀紀錄片」
「我覺得你想太多了。」我真心由衷的希望是我想太多。